第04版:专刊     <<上一版    
  传承发展“三沟经验”
 
 
 
数字报首页
 
 
2024-6-18
 
传承发展“三沟经验”
书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篇章
2024-6-18
 

“三沟经验”的伟大历史作用

“三沟经验”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伟大的历史贡献,其重要性体现在: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示范价值、教育价值、独特价值。

七家子毛岭沟封山育林经验、招束沟拉各拉治理坡耕地经验、蜘蛛山塔子沟营造护岸林经验是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形成并总结出来的,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伟大创举。

“三沟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推广实践充分证明,“三沟经验”是经得起时间、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

“三沟经验”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稀有的政治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辉煌,是世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和“传家宝”,是一面永放光芒的伟大旗帜。    (郑庆山)

从“三沟经验”到“三沟精神”

一个国家或个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精神是国魂,是人魂。统领“三沟人”创造“三沟经验”的是中华民族光荣传统与翻身解放的农民群众的革命精神相结合产生的“三沟精神”。“三沟精神”永放光芒。

1964年3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在总结推广“三沟经验”时把“三沟精神”概括为:“因地制宜、统筹兼顾、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创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2004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对“三沟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概括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三沟精神”是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根本,在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求生存、求发展、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已融在全县各族人民血脉之中,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前行。

在长期的传承“三沟经验”,弘扬“三沟精神”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三沟经验”为根基,以“三沟精神”为核心,以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为主题,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宜居富庶为目标,以样板推动为方法,以满足人们需求为落脚点的“三沟文化”逐渐成熟。其与传统的先进民族文化相辅相融,形成了倡导生态、绿色、文明、创新、进取、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独特内容和特征。体现了历史传承性、乡土风情性、突出表现在引领性、先行性、示范性、先进性。传承和弘扬“三沟精神”,对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非常必要。   (郑庆山)

 

石山等同志给谭震林同志的调查报告

震林同志并辽宁省委、东北局计委、农委:

一月二十三日到三十日,我们与阜新县委一道,研究了该县1964一1970年农业生产规划;并且找社队干部、劳模座谈了治坡耕地、封山育林、营造防护林、种地瓜开粉房和种绿肥等经验;还看了几个地方。经过座谈、参观和研究,我们和县委几个同志一致认为,阜新这个有名的风沙干旱、生产条件困难的地区,潜力很大,只要领导下定决心,发扬革命精神,狠狠推广现有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几项根本措施,粮食产量可以大幅度增长,林、副等项生产也可以大幅度增长,而且投资不大,时间不长。

该县的农业生产恢复较慢。1963年粮食总产2.4亿斤,平均亩产76斤,征购粮4400万斤。比1957年的有关数字分别低37%、34%和43%。比之历史上产量最高的年份,则分别低49%、46%和57%。被认为是生产条件困难和工作比较落后的地区。

经过大家认为阜新县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山地(包括坡耕地在内)继续破碎,大部分河道继续扩宽和淤高。随之而来的,是坡耕地和沿河耕地的不断减少和日益瘠薄,以及牧地日益退化,实际上成了荒山荒地的同义词,这又逼着农牧向植被较好的地方进军,封山和造林远远补不上农、牧两方面所破坏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事情还要向坏的方面发展,生产稳定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都谈不上。造成这种严重情况的原因何在?一部分是前人留下来的,从工作上看,主要是农、林、牧一直没有统一安排,各干各的,有时互相抵消。这几年林抓的不紧,农、牧挤了林,该封的山封不住,造的林也长不起来,“造林容易护林难”,一个造林老劳模这样慨叹地对我们说,就农谈,只管种地,不管改造坡地,不管造护田林,弄得耕地愈种愈少,愈种愈薄,不少坡耕地先被分裂成许多小片,最后弃耕,沿河的地,年年要被水冲走一些。由于两个原因,全县每年要减少几万亩耕地。就牧谈,只发展牲畜,不维护牧地,牧地不足时就挤林地,现在实际上牧地已不够用了,还在继续发展羊。

接着,研究了这样一些问题:农、林、牧结合难不难?制止水土流失难不难?提高产量难不难?从阜新县的生产实践中,能不能找到答案?

在座谈和参观过程中,很快找到了肯定的答案,下面是几个显著的例子:七家子公社的“五一”青年林场树立了封山、造林、改变山区面貌的榜样。1958年以来,成立了林业专业队,大抓封山育林和造林,共封山八干二百多亩,造林七千一百多亩,共占总面积的41%。现在,封禁的山上,草长的很茂盛,小树也长起来了,造林有的已郁闭成林。有些山沟已控制水土流失。粮食产量提高了,1962年亩产133斤,1963年大旱,仍87斤,比原来的几十斤,增长几倍。牲畜由1958年的3头增加到现在的97头,羊由45只增加到632只。1963年,林副收入占总收入的41%,仅这项收入,每户即135元。它已是全公社最富的单位。群众自编的两首歌谣,生动地反映了这个变化。

从前“一进毛岭沟(这里叫毛岭沟),步步踩石头,山上没有树,山下田不收,岁岁受饥寒,辈辈当马牛。”现在,“如今毛岭沟,社员乐悠悠,山上松波浪,山下清水流,杏花开满山,五谷大丰收”。林场计划进一步封育其余的荒山和造林,还要治坡耕地。他们以为治了坡耕地,肥料再上去,产量还要成倍增加。

招束沟公社拉各拉生产队创造了治理坡耕地的经验,这个队共有坡耕地1155亩,占耕地的86.5%,共有男女劳力71名,每个劳动力平均16.1亩。1956年到1957年春,全部加以治理,并在工程上栽了树,每亩平均花一个多工,以后每年维护和增补工程约400个工,平均每亩不到半个工。治理后,耕地增加了8%。七年来,一直没有遭到水害,亩产不断上升。1956年亩产30斤,1959年84斤,1961年123斤,1963年163斤,这个队的耕地,在该县是属于中等偏下的,1963年的亩产是则超过全县平均亩产量的一倍以上。这几年,粪肥增加有限,主要是治坡工程起的作用。粪肥增加后,还能大幅度增产。创造这个经验的包清福同志,又在朱沙拉大队用山地犁搞撩壕,辅以人工,工效提高两倍多。治理一公顷地只用十二个工。

在营造护岸林方面,蜘蛛山公社的塔子沟生产队可以作为很好的样板。这个生产队十三年来,共营造起近两千亩杨、柳树,构成了长达十二里宽近一里的护岸林带,保护了大片耕地这些地原来亩产四十来斤,现达一百斤以上。社员的烧柴解决了,还出售林副产品。这里有一个热爱林子的崔景明劳模,是个老共产党员,日夜守着林子,十三年来,从未间断过,今年75岁了,仍每日在林子里走动。过去讨厌他的人也都尊敬他了。

这些经验是实实在在的。经过了五、六年甚至十几年的考验,任何人一看就得服。更重要的是,它是群众创造的,一看就懂,花钱不多甚至不花钱,谁也办得起。

县委几个同志以为,可以而且应该在条件相同的社、队推广,抓得紧,两三年内就可以全部实行起来。过去所以推不开,虽有一些客观原因,主要是领导一般化,情况摸的不透,体会不深,决心不大,一般号召多,具体组织工作做得少。现在要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上严肃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农民创造了好经验,我们连推广的本领也没有吗?要使全体党员和干部认真对待这件事。

我们感到,把搞农业长期规划与总结、推广现有经验结合起来,规划就有了依据和活力,就能跳出老圈子,找到多快好省的办法。同时,人们的眼光开扩了,干劲更大,当前工作也有了方向。这似乎是搞农业长期规划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石  山  仲星帆  赵兴华

程士章  苟志恒

一九六四年二月三日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