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学促干开新局  实干担当促...
  开发乡村公益岗  激发振兴新...
  乡村“柿”业旺  富农又兴产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10-25
 
福兴地镇
乡村“柿”业旺  富农又兴产
2024-10-25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近日,记者走进福兴地镇现代农业园区,只见一排排规划整齐、错落有致的标准化温室大棚,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西红柿暖棚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藤蔓郁郁葱葱,一串串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福兴地镇十家子村菜农许艳娇正忙碌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西红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提起自家种植的西红柿,她自豪地说:“这些西红柿是用农家肥种植的,我们坚决不打膨大剂。对于小飞虫,我们都用烟熏剂等物理方法驱虫,这样种植出来的西红柿口感非常好,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

自2006年开始,福兴地镇历届党委、政府都把棚菜生产作为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做到换班子不换思路,久久为功,一以贯之,加之多年来积极争取省、市、县扶持政策,厚积成势,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福兴地镇特色的棚菜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推行“政府推动,村统筹协调,合作社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出台一系列鼓励奖励政策,福兴地镇设施农业迅速崛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为进一步推动棚菜生产,2023年,福兴地镇筹建了占地上千平方米的福源农产品批发市场,并分成若干个货站,分别租赁给 30余个商户和合作社,由货站负责收购农户的蔬菜,并销往全国各地。至此,福兴地镇实现了蔬菜产品的种植、收购、分拣、包装、销售全产业链,远销全国26个省。

走进福源市场,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宽敞的库房、一箱箱红彤彤的西红柿。工人们正忙着称重、分拣、装箱、搬运、装车,忙得不亦乐乎。种植户们满心欢喜地驾驶着满载西红柿的车辆,驶入货站。而在福兴地镇,这样的货站已发展至50余家,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菜农张国伟一大早就来售卖自家的最后一茬西红柿。他告诉记者:“我们无需担心销售问题,只需将西红柿运送到货站,便能迅速达成交易,全是现金结算。之前,西红柿每亩地收入在4万元左右,今年一亩地就增收近两万元。”

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即将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将福兴地镇的西红柿发往全国各地。昊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国宝时而检查西红柿的品质,时而指挥工人有序打包。他告诉记者:“自从入驻到市场货站后,工作环境和交易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在这个市场里有六七个店铺,一年春秋两季共收 1500 万斤左右蔬菜,都是现金结算。”

据介绍,作为辽宁省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基地,福兴地镇的西红柿价格犹如市场风向标,引领着全省西红柿产业的价格走势。目前,全镇设施农业达到两万亩,其中十家子村和福兴地村为核心区,人均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亩。全年设施农业社会总产值高达5.6亿元,纯利润2.7亿元。全镇暖棚年产各类蔬菜、瓜果12万吨,棚户百米棚平均效益达到10万元,不仅解决了当地5200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还吸引了5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

设施农业的蓬勃兴起,还催生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商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不竭的新动力。福兴地镇将品牌建设作为推动产业持续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环。据福兴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国志介绍:“镇里正在全力打造属于福兴地自己的绿色、高效、低残留蔬菜品牌、地标品牌,为镇里决战四季度,打好打赢全县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福兴地镇规划到2025年,棚菜种植面积扩大至4万亩,目标是打造“三个亿元村”,以实际行动,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