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刊     <<上一版    
  “三沟经验”的由来
 
 
 
数字报首页
 
 
2024-6-3
 
1964年2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给辽宁省委、东北局计委、农委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委的信中,第一次使用了“三沟经验”一词。1964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阜新县具体分析矛盾找到稳产高产方向》文章,“三沟经验”得到中央重视并向全国推广。60年来,“三沟经验”所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历久弥新,始终激励和鼓舞着全县人民积极建设绿水青山、实现脱贫奔小康、迈向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为进一步传承发展“三沟经验”,激发全县人民以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投身全面振
“三沟经验”的由来
2024-6-3
 

“三沟经验”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伟大创举。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带,医巫闾山余脉横卧西南,怒鲁儿虎山直插西北,有大小山头4485座。形成西高东低“两山(医巫闾山、努鲁尔虎山)全脉为骨,三河流域(绕阳河、柳河、大凌河)为脉”的低山丘陵地区特殊地貌。全县面积6246平方公里,低山丘陵面积占89.6%。

新中国成立之前,县境内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干旱少雨,有林地面积10.8万亩,森林覆盖率1.01%。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粮食亩产量在50市斤左右,群众生活极为贫困。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获得耕种权,但是面对荒山秃岭,严重水土流失的土地,季节山洪横冲直撞的河流,人们缺少足够的力量和措施治理,但全县干部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在翻身得解放的新社会得到巨大迸发,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势不可挡,不断探索治理山河的措施和办法。

七家子公社毛岭沟成立青年创业队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探索出治理荒山秃岭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新措施;招束沟公社拉各拉大队通过修建水平梯田,梯田梗栽灌木护梗,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治理坡耕地,探索出控制水土流失保田增产的一条新途径;蜘蛛山公社塔子沟探索出河边造林、防止水冲沙压的新办法,改变了的旧面貌。

七家子公社毛岭沟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经验

解放前的毛岭沟是:“一进毛岭沟,步步踩石头。山上没有树,山下田不收。岁岁受饥寒,辈辈当马牛”。解放后,毛岭沟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面对荒山岭,毛岭沟的共产党员尤振坤等提出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穷山恶水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毛岭沟人民开始了艰难的探索。经过多次实践发现,只有搞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才是改变贫穷现状,走向富裕的正确途径。从1958年开始,在党支部书记潘永富的带领下,毛岭沟人民开始了大面积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育草,靠着一双手、一把镐头硬是把荒山岭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树林,还创建了五一青年林场。场长阎国荣积极发挥模范作用,带领大家每年坚持植树造林。护林员白永贵等人成立了专业护林队,风雨无阻、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毛岭沟这片绿色。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到1964年,毛岭沟封山育林取得丰硕成果,共造林8200亩,封山育林1.1万亩,山上绿树成荫,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不足百斤提高到94.5公斤,劳动力年人均收入达到228元,毛岭沟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1964年又有了一首新民谣:“如今毛岭沟,社员乐悠悠;山上松涛声,山下清水流;杏花开满山,五谷大丰收”。

蜘蛛山公社塔子沟河边造林防风固沙经验

解放前的塔子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人们饱受了风沙之苦和洪涝之灾,生活极为贫因。1950年初春,共产党员党小组长、老劳模崔景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最先提出了治河的想法,得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崔景明率领互助组开始进行河边造林,他用自己家的三斗高粱和别人换来了柳树苗,到河边开辟了2亩地的涝注塘进行栽树。当时有人提出质疑,但是他用实际行动打消了群众顾虑,疑聚了群众共识。在一次暴风雨的侵袭中,崔景明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小树苗,他不畏艰难、敢于向大自然挑战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塔子沟人民的士气。从1953年开始,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塔子沟人民开始了大面积河滩造林,并且坚持每年突击造林两次。到1963年,塔子沟人先后在河滩里造林3000多亩。通过河边造林,根治了水患,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不满一斗增加到了60多公斤,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崔景明成为了阜新地区造林护林的榜样,1950年被评为辽西省劳动模范,1962年被邀请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工作会议,被评为“全国林业劳动模范”。

招束沟公社拉格拉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经验

招束沟公社后拉格拉村三面临河,一面靠山,耕地面积1350亩,坡耕地面积990亩,占耕地面积的73%,过去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有一句顺口溜:“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吃一顿、剩不多”。这就是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1952年,后拉格拉人民在党支部书记包清福的带领下开始兴修水利工程,大搞修梯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历经十一年的艰苦奋战,治理好了拉格拉990亩的坡耕地。不仅改变了山河面貌,粮食亩产量还由原来的四五十斤提高到了1963年的153公斤,比治理前增产了6倍多,使人民过上了好生活。包清福1964年被国家农林部授子“农业战线劳动模范”称号,1965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五一国际劳动节”参观团,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4年1月23日至30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委派国务院东北工作组组长石山率调查组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帮助研究1964—1970年农业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调査组发现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正在总结七家子公社毛岭沟的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经验、蜘蛛山公社塔子的河边造林防风固沙经验和招束沟公社拉格拉的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经验。对阜新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创造的这些经验,石山等同志高度重视,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东北和西北等干旱地区很有推广价值。经过调研后,调查组撰写了三篇专题调报告并于1964年2月3日提交给了谭震林同志。谭震林同志认为这是“兴奋人心的、很有价值的报告”。于2月12日专门给阜新县委写信,信中写到:“请你们认真总结‘三沟’经验,即毛岭沟、招束沟、塔子沟的经验……然后把‘三沟’经验在全县推广,号召大家学习,并在辽宁日报上大力宣传……争取在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打第一个歼灭战。”至此,“三沟经验”被正式总结命名。

东北局党委、辽宁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阜新市委、市人民委员会都做出推广“三沟经验”的决定。

辽宁日报在1964年4月7日头版头题刊登了《阜新县大力推广“三沟”经验》文章,配发了《阜新县总结推广“三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社论,并在二版整版发表了《毛岭沟封山育林好榜样》《招束沟公社后拉各拉生产队把支离破碎的坡耕地治理好了》《塔子沟河边造林一面红旗》等报道。1964年4月15日,人民日报一版头题发表《阜新县具体分析矛盾找到稳产高产方向》文章。从此,“三沟经验”传遍全国。1965年6月10日,《辽宁日报》头版刊登两篇重要文章,一篇是阜新县委的文章《总结推广“三沟”经验的一年》,另一篇是义县县委的文章《我们是怎样推广“三沟”经验的》。自“三沟经验”总结推广以来,“三沟精神”一直是鼓励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965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一处花开四处香——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推广“三沟”经验前后》文章,介绍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推广“三沟经验”为中心,打了一个农田基本建设的大歼灭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198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石山同志再次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视察,并在纪念“三沟经验”20周年报告会上做了题为《可喜的变化与新的长征》的报告。再次为全县干部群众传承“三沟经验”,弘扬“三沟精神”鼓劲,推动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郑庆山)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