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活态的乡土文化样本
  “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辽西非遗来了”融媒体联动...
  新闻速递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2024-8-23
 
查干哈达村216岁睦邻节
活态的乡土文化样本
2024-8-23
 

  有一个村办节日传承了216年,被民俗专家称为“生动的活态的乡土文化样本”,并于2018 年入选阜新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它就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哈达睦邻节”(以下简称睦邻节)。

同喝一锅粥同唱一首歌

祈愿邻里和睦

凌晨4时,天还没大亮,62岁的吴秀英身着一件绿色的蒙古族长袍就出了家门,向村委会走去。路上,她遇到了很多村里人。

大家穿着盛装,边说边笑。他们起早是为了参加村里的传统节日——查干哈达睦邻节。

阜新县佛寺镇查干哈达村是蒙古族聚居村落。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八,村里都要举办睦邻节,这一习俗传承至今已有216年。每逢这一天,全村人会身着民族服饰齐聚村委会大院,载歌载舞,同喝一锅粥、同唱一首歌。

“祖先在这里牧马放羊,查干哈达我们世代居住的村庄…… 互相帮助才能踏平坎坷不畏风雨抵挡……”悠扬的歌声在查干哈达村上空飘荡,吴秀英跟着村民合唱的是查干哈达村的村歌。

粥煮好了,1000多位村民围坐在凉棚下的10个大圆桌边。查干哈达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红顺指挥着几个志愿者给大家上菜。村民一起喝粥、吃小菜、看节目、聊天,笑声阵阵。

阜新县佛寺镇党委书记齐英伟告诉记者,查干哈达村建于1705年,是阜新为数不多的、建村历史清晰的传统村庄。这里最初只有14户人家,分为包、王、赵3个姓氏,他们都是建瑞应寺时的工匠。寺院建成后,工匠们落户于此地养马放牧,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落。

1808年,村里的孩子染上了麻疹、天花等传染病。为了战胜病魔,全村人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最终控制住了传染病。为了纪念村民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壮举,村里设立“睦邻节”,以彰“邻里相亲、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在查干哈达村,村民们不攀比谁家房子好,谁家挣钱多,而是攀比谁家更和睦,谁家子女更孝顺,谁家孩子教育得更好。

今年是第216届睦邻节。在活动现场,村委会对村里“好邻居、好婆媳”代表进行了表彰,58岁的宝国庆和其他3名村民走上领奖台,捧起红红的证书。

蒙古贞文化学者暴风雨曾说过,查干哈达村的睦邻节已传承200多年,早已超越了当初单纯祈愿邻里和睦、子孙兴旺的含义,融入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全新理念,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文化品牌。

村民赵秀华是中学老师,她除了收集、整理有关睦邻节的资料,还在着手写一部查干哈达村村史。“一个古村落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不仅能唤起人们记忆中的乡愁,更能激发全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赵秀华说。

让活态的乡土文化

生生不息传下去

本届睦邻节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尤其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了41个非遗项目来到现场,这也是我省首次组织大规模非遗项目走进乡村。

“今天真是大开眼界,高跷可以这样花样翻新!鼓乐可以这样吹!”村民崔秀芝说。

阜新玛瑙雕、琥珀雕刻、医巫闾山剪纸、锦州面塑、凌源皮影、蒙古勒津刺绣等非遗项目,成了查干哈达村村民关注的焦点。陈焕升、王桂平、张佐飞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绝活。村民在惊叹之余,也纷纷上前体验,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何多维度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查干哈达睦邻节”活动是典范。

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江帆是睦邻节的关注者,她认为,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打造和谐中国的语境下,睦邻节这项民间活动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乡土文化活力的促进。

“如今,睦邻节作为民俗文化记忆,已不再局限于村里的活动,而是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新体验,村民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对话、与文化对话,甚至与历史对话。”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崔晓说。

更有专家认为,阜新通过举办此类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感,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辽宁日报记者    杨  竞)

 
© 蒙古贞日报 版权所有     辽公网安备 21092102000014号